期刊简介

               本刊办刊宗旨为:发展性科学、普及性教育、提倡性文明、促进性健康。以性医学为基础,以性教育为重点,促进我国性科学领域的学术研讨与交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主要读者对象为医务工作者、高等院校人文社会学科教师学生、各科研单位有关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关注性科学发展,渴望了解性健康知识的人士。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性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性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99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98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性科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性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性学会
  • 国际刊号:1672-1993
  • 国内刊号:11-498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国性科学杂志2016年第9期文章
  • 复方虎杖散颗粒联合胸腺肽对复发性生殖疱疹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观察复方虎杖散颗粒联合胸腺肽对复发性生殖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选择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复发性生殖疱疹患者共106例,依照随机数表法划分为治疗组54例、对照组5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胸腺肽注射治疗,治疗组采用复方虎杖散颗粒联合胸腺肽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止疱、结痂、皮损愈合时间,治疗前后IL-2、IFN-γ水平,治疗有效率,患者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

    作者:汪洁;宋恩峰 刊期: 2016- 09

  • 性病恐惧症影响因素与防治对策的临床研究

    目的:综合研究性病(venerealdisease,VD)恐惧症的相关影响因素与防治对策,为性病恐惧症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在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性病恐惧症患者临床资料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16例,观察组应用心理疗法+常规疗法,对照组应用常规疗法.观察分析两组性病恐惧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两组性病恐惧症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心理进行评分测试,......

    作者:官爱萍;胡萍;陈兰 刊期: 2016- 09

  • 社会工作视角下男同性恋大学生自我认同研究

    目的:本文旨在社会工作视角下就男同性恋大学生自我认同这一主题进行探讨与分析,进一步丰富男同性恋者自我认同研究.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等收集资料,再采用定性研究中的滚雪球法确定目标群体,选取了10位身边可接触到的男同性恋在校大学生,并结合半结构式访谈法进一步收集相关信息和研究.结果:本文根据自我认同概念,从同志身份认同、性行为角色认同、性别角色认同三方面探讨了男同性恋者自我认同过程,结合访谈分析出其认......

    作者:王丽圆 刊期: 2016- 09

  • 米氮平对子宫全切术后患者焦虑抑郁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米氮平对子宫全切术后患者焦虑抑郁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8月笔者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术后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心理学方法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米氮平,两组均连续干预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后性状况BISF-W表评分增加比例、恢复性生活时间、性唤起时间、每月性生活频率,干预前后HAMD及HAMA评分变......

    作者:叶晖;刘燕;程英祝 刊期: 2016- 09

  • 面孔吸引力认知偏好与动机行为的性别差异研究

    目的:了解异性恋青年对面孔吸引力的认知偏好与相应的动机行为,探索当处理不同性别与吸引力的面孔时,是否存在着性别差异.方法:40名男性与女性被试需要完成两项任务:(1)评分任务,被试需要对所呈现的面孔,判断其吸引力的高低并进行评分;(2)按键任务,被试需要观看不同吸引力水平的面孔图片,并可以通过按键改变观看的时间.结果:男性和女性均对吸引力高的面孔评分更高且观看时间更长(P<0.05);面对吸引力高......

    作者:陆阳;赵佳;徐震雷 刊期: 2016- 09

  • 性健康视角下性伴侣使用性玩具状况调查

    本文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探讨中国大陆地区性玩具在性行为(sexualbehavior)中的使用状况.结果显示:被调查者中89.23%的玩家与伴侣有性接触,并且有85.98%的玩家认为性行为质量会影响与性伴的爱情生活模式,96.31%玩家认为使用性玩具给自己和性伴的性接触增添了不少趣味.男性较女性对性接触中使用性玩具更为主动.对使用性玩具的态度越一致的性伴侣,越容易获得更好的性体验.......

    作者:谭国甸;童立;彭晓辉 刊期: 2016- 09

  • 以网络为载体拓宽青少年艾滋病宣教可行性分析

    我国预防控制艾滋病的策略是预防为主、宣传教育为主、动员全社会参与、实行综合治理.宣传教育和改变危险行为的艾滋病预防措施已被证明是有效的.然而城乡居民、大中学生以及校外社会人员等青少年目标人群对艾滋病宣传海报、宣传手册的接受、理解和信息需求却各不相同.随着微博、微信和应用程序等以网络为载体新媒体的大量普及和应用,社会群众用户特别是青少年用户日益增多,这就提示宣传人员需要熟练掌握和充分运用网络新媒体这......

    作者:刘方圆;戴江红 刊期: 2016- 09

  • 爱情月亮理论

    爱情到底由哪些元素构成?不同的爱情理论内容不同,西方的爱情理论有很多概念或名词不适合我国,我国对爱情也有我国特定的历史与文化影响.所以笔者提出爱情是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爱情不可能一成不变.斯坦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是比较完善的,但组成爱情的条件也不可能是绝对的有或无,比如承诺完全缺失、激情完全缺失、亲密完全缺失,这几乎都是理论的假设,很多因素只是多或少的量变而已.笔者认为爱情主要是由性爱、情爱和仁爱所......

    作者:陶林 刊期: 2016- 09

  • 让性科学知识传播更有效

    性是人类永恒关注的话题.通常,人们对健康信息的需求,其动机大多为求医问诊或求知保健.但人们对与性有关信息的关注,则更多是为了性猎奇,或者是追求性刺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性知识传播的即时性、空间性、便捷性、持续性、多样性和互动性得到前所未有的颠覆式发展.但性知识的科学性和传播的有效性正日益受到学界的质疑.......

    作者:陈义平 刊期: 2016- 09

  • 后现代视角下的性愉虐摄影

    “性”(Sexuality)在摄影中的表达属于再现性行为、性生活的一种方式,这些呈现性与身(裸)体的方式能直接挑逗社会对于情色、色情或艺术的认知、观感,也是性学研究之内涵.在众多具象写实或抽象幻想的色情/情色摄影艺术中,性愉虐(BDSM)承载着社会道德长久规训之下难以承受又无法脱离感官刺激的悦乐.尤其在后现代氛围之下,涉性摄影创作除了抒发创作者个人情感,其贴近真实的特质亦反映了与之连结的社会、政治......

    作者:林役励 刊期: 2016-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