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办刊宗旨为:发展性科学、普及性教育、提倡性文明、促进性健康。以性医学为基础,以性教育为重点,促进我国性科学领域的学术研讨与交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主要读者对象为医务工作者、高等院校人文社会学科教师学生、各科研单位有关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关注性科学发展,渴望了解性健康知识的人士。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性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性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199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98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性科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性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性学会
  • 国际刊号:1672-1993
  • 国内刊号:11-498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国性科学杂志2000年第4期文章
  • 我国性病流行现状、流行因素与控制策略

    一、我国性病的流行现状性病艾滋病流行是当前我国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建国前,我国性流行猖獗,1949年前后,估计全国约有性病病人1000万左右.......

    作者:张君炎 刊期: 2000- 04

  • 近年性病趋向老年传播特点的研究

    自史以来性病都是青壮年患率高,本文收集了我市3家医疗单位1998年1月-1999年12月性病患者3329例.发现性病趋向老年人,这一传播特点涉及老年人的心身健康.本文特对此作了初步的调查研究探讨及建议,以期达到控制性病的传播与流行.......

    作者:卢玉高;蔡坤华;陈庸春;卢祖初;欧锦伦 刊期: 2000- 04

  • 聚合酶链反应和培养法在女性淋病诊断及随访中的对比研究

    淋病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由淋球菌引起.淋病的诊断除依据临床表现外,实验检查也是重要的诊断手段.目前临床上常用培养法来检查淋球菌,然该方法影响因存多且费时,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结果,因而不能及时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邱成文;朱慧兰;林蔼;曹文芩;农岳文 刊期: 2000- 04

  • 夫妇性行为及心理因素对产后首选避孕措施影响的研究

    当今,教育青年具有文明性行为,包括对婚前性行为自控的教育及提高婚后夫妇性生活满意感,已成为生殖健康及计划生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

    作者:郭友宁;吴敏伦;车焱 刊期: 2000- 04

  • 论武则天晚年广纳面首(男妾)

    武则天(公元624~705年),名曌(照),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她14岁入宫,被选为唐太宗(李世民)才人,太宗死后,曾削发入阉为尼,不久被唐高宗(李治)召为昭仪.公元655年,31岁的她被立为皇后,随后参与朝政,号为天后.公元683年唐高宗死去,其间虽然曾先后立中宗(李显)、睿宗(李旦)为帝,而武太后临朝听政,实权完全操纵在她的手中.公元690年废睿宗,自称为神圣皇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

    作者:周一谋 刊期: 2000- 04

  • 引入中医节欲学说:香港中小学性教育改革刍议

    一、引言1999年10月一名17岁中学生未婚怀孕,瞒着家人在家中生产,亲手将仍连着胎盘的初生女儿抛出住所外,导致女婴死亡.同时间又有两宗初生婴儿被遗弃案,当中一例亦已证实是未婚妈妈遗弃刚出生仍连着胎盘的女婴.......

    作者:叶国洪;杨显荣;潘国森 刊期: 2000- 04

  • 早期胎传梅毒2例

    胎传梅毒又称先天梅毒,是由于胎儿由胎盘从母体获得苍白密螺旋体而感染的.本院性病门诊从1998年6月至1998年8月共发现2例早期胎传梅毒患儿,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文金 刊期: 2000- 04

  • 女性性兴奋机制的现代生理心理学观点

    观近年学术专著如妇产科或相关刊物,发现对女性性功能的完成机制的研究和报道较少.......

    作者:傅文青;岳文浩 刊期: 2000- 04

  • 局部地区医务人员对同性恋态度的调查研究

    同性恋到底是不是病?在国内不断引起争论.同性恋群体自身希望能如同欧美国家一样使社会认同他们,取消同性恋这一诊断类别.但是同性恋这一特殊的群体能否在社会上以他们认为正常的方式生活,并不仅仅决定于他们自身对同性恋问题的看法,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公众对同性恋的认可程度.......

    作者:陶林 刊期: 2000- 04